Search

你找房仲的目的是什麼

如果你是賣方,你希望……
1.房仲幫你賣個好價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你找房仲的目的是什麼

如果你是賣方,你希望……
1.房仲幫你賣個好價格,越高越好。
2.透過房仲的通路平台,帶足夠量的買方來看屋。
3.直接跟買方談價格很尷尬,需要房仲在中間緩衝及溝通。
4.要是交易出了什麼trouble,有人可以出面協助溝通。
5.你工作很忙,沒時間慢慢摸索交易細節及流程,交給專業的來,不必為了想吃牛而自己養牛。

如果你是買方,你希望……
1.房仲幫你談個好價格,越低越好。
2.如有合適的物件,房仲第一時間報你知。
3.主動提供案子的優劣資訊,最後決定權交由你決定。
4.要是交易出了什麼trouble,有人可以出面協助溝通。

--
每個人找房仲的理由不同,但如果你有得到以上的服務,使用者付費,支付房仲服務費天經地義。

然而,這行業殘酷的是:只有成交,你才需支付服務費給仲介。換言之,全市場的仲介都在服務你,但最終只有協助你締結的仲介,才能得到傭收酬勞。以結果論,其餘仲介都是在作白工。

在這看似相較於有利消費者的機制(有成交才需支付,沒成交都只是在享受一線資訊及服務),實際上也是令許多消費者在支付服務報酬時,不乏為理性及感性間作拉扯。

實務經驗告訴我們:
最終幫助你締結成交的業務,不見得是長久用心經營你的那一位業務。很多時候,總是有個巧合,你最後跟一位只跟你“認識短短不到幾天、只帶你看過一兩次房子“的仲介成交。也許當下對於熟識(努力經營你)的仲介很過意不去,但一切的因緣際會,迫使你最後作出如此決定,也為漫長艱辛的找房之路,早日劃下句點。

消費者常會用自己的標準(如:業務花多久的時間經營你、案子成交的速度、案子好不好賣等),來衡量服務費給多少合理。但這是不妥的……

很多消費者沒有考量到:
1.仲介花了多久的時間經營買方,把“逛大街的Z買“洗成“高成熟度的A買“,讓A買看完房子後,能當下立即作決定並成交?

2.抑或者,仲介花了多久的時間,幫你開挖出符合你需求的物件、在一次次跟屋主互動的過程中,幫你把價格議到你可接受的程度?

與其去思考服務費額多少合理,不如去思考:只要你從房仲那邊得到幫助(資訊)時,變相地是,全市場的仲介無形中讓你更貼近市場,幫助你早日畢業(買屋/賣屋)。故你所支付的服務費,其實是付給全市場仲介的,你正在使用這個產業的資源啊。

至於最後你是跟誰下單,仲介除了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你的認同外,有時仲介自己的運氣也很重要。

若從業有一定資歷且思想成熟的業務就會知道:
“案子被攔胡,大家相佇會到(台語)。如果總是自己的運氣不好,就拿出更多的努力去換吧“。

如果你認同你的房仲所帶給你的價值,請以實際行動支持他。如果你認為房仲提供給你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,甚至常抱持著能不付服務費就不要付服務費的心態,那麼你要小心了……廉價的單往往最貴。

當然,如果你實在找不到對tone的仲介人選、你不想付服務費,你固然可以什麼都自己來。到時你就能體會“看屋、談價“這些都只是其次,很多時候最棘手的難題反而是“處理人性“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